如果孩子进入游泳场馆后出现打喷嚏、鼻痒、咳嗽、喘息的症状,说明环境中可能存在过敏原暴露,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建议为孩子更换一家游泳馆。
游泳与中耳炎
“耳朵进水会导致中耳炎”,这是一个广泛而深入人心的误解。其实,我们的外耳和中耳之间有一个天然存在的屏障——鼓膜,这个结构不仅能产生共振帮助我们更好地接收声音,更是阻止外界细菌进入的有效防线。只要我们鼓膜处于完整的状态,就不必担心耳朵进水引起中耳炎。和游泳相关的耳部疼痛,更多的是耵聍(俗称“耳屎”的黄色蜡样物)被水软化、体积膨胀造成的。
出现这种情况时,切勿自行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建议到耳鼻喉专科就诊,交由医生使用专业的方法去处理。
还有一种和游泳相关的耳痛原因叫做“外耳道炎“,是由于过度潮湿的外耳道环境导致局部致病菌过度生长的造成感染性炎症,由于耳部皮肤紧贴鼓膜,缺少软组织,外耳道炎可能会造成耳朵剧烈疼痛,尤其是牵拉耳垂时。外耳道炎一般需要外用抗生素滴耳液治疗,必要时需要配合口服抗生素。为了预防外耳道炎,孩子游泳时可以佩戴干净的耳塞防止耳朵进水,并尽量避免孩子的头部潜入水中。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中耳炎伴随鼓膜穿孔的情况,或者由于慢性复发性中耳炎接受了鼓膜置管的治疗,建议咨询耳鼻喉专科医生,判断孩子的情况是否适合游泳。
同理,如果孩子患有鼻窦炎,为了避免游泳时鼻窦进水,同样应该避免潜水,并考虑佩戴鼻夹。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游泳?
除了刚才提到的年龄限制和特定疾病外,在传染性疾病的急性期,如水痘、手足口病、普通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性结膜炎等,为了避免传染他人,建议避免到公共场合活动,包括游泳。
不过,不同疾病的潜伏期和传染性不同,隔离的要求也不同,孩子何时可以复课、参加日常的体育活动,可以咨询儿科医生后再做决定。
相关阅读:《婴儿游泳常见医学问题》
更多婴儿游泳设备采购指南请点击访问:www.sh-ybs.com/采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