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进场验收不可忽视,需严格核查玻璃、金属框架、密封胶等核心材料的性能参数。玻璃需核对厚度(如 19mm 双夹胶是否符合设计)、透光率(超白玻璃需≥91.5%)及夹胶质量(PVB 胶片无气泡、粘结紧密);金属框架需检查材质证明(316L 不锈钢需提供含钼量检测报告)与防腐涂层厚度(氟碳漆≥80μm);密封胶需验证品牌与型号(中性硅酮结构胶需符合 GB 16776 标准),并进行粘结强度抽样测试,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后期开裂、腐蚀。
此外,施工方案需结合现场条件细化,尤其要明确玻璃吊装路径、框架拼装顺序等关键流程。例如,狭窄庭院泳池需提前规划吊装设备站位(如选用小型履带吊而非汽车吊),并模拟吊装过程,避免设备无法进场或碰撞周边建筑;同时,需编制应急方案,针对玻璃破碎、暴雨天气等突发情况制定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可控。

二、核心工序施工:严控 “精度偏差” 与 “工艺缺陷”
玻璃安装、框架固定、防水施工是决定泳池品质的核心工序,需重点控制精度与工艺细节,避免出现影响安全与美学的问题。玻璃安装前需进行精准定位,使用激光水平仪校准基准线,确保玻璃立面垂直度偏差≤2mm/m、平面平整度偏差≤3mm/2m,若偏差过大,会导致玻璃拼接处出现台阶,破坏通透感,且易造成应力集中引发开裂。吊装时需采用真空吸盘吊具(吸力≥15kN),避免绳索捆绑导致玻璃边角破损;玻璃与框架间需预留 8-10mm 伸缩缝,防止温度变化导致玻璃挤压变形。
框架固定需避免连接不牢与位置偏移。框架与基础或建筑主体的连接螺栓需按设计扭矩紧固(不锈钢螺栓通常为 50-60N・m),并采用双螺母防松;预埋钢板需确保平面平整,若出现倾斜,需用垫片找平,不可强行焊接,否则会导致框架受力不均。对于滨海或潮湿环境,框架与预埋钢板连接处需涂刷防腐硅脂,并覆盖防水盖板,阻断水汽侵入引发腐蚀。
防水施工是防渗漏的关键,需杜绝 “偷工减料” 与 “工艺粗糙”。池底基层需先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厚度≥2mm),再铺设 HDPE 透明防水膜(搭接宽度≥100mm,热风焊接严实);玻璃与池底、框架的接缝处需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并打密封胶密封,胶缝需饱满连续,无气泡、断缝,施工后需养护 7 天以上方可蓄水。若防水膜焊接不牢、密封胶施工不规范,极易导致后期渗漏,修复时需拆除玻璃或框架,成本极高。

三、系统集成与调试:避免 “功能冲突” 与 “调试不足”
水循环、排水、照明等系统的集成调试,需注意各系统间的协同性,避免功能冲突或运行异常。管道安装需与框架、玻璃施工同步协调,例如,水循环管道需避开框架主梁,穿越玻璃时需预留专用孔洞,孔洞周边需增设玻璃补强片,防止应力集中;管道接口需焊接或卡压紧密,安装后进行水压试验(压力≥0.6MPa,保持 30min 无压降),避免漏水影响电路安全。
设备调试需逐项验证功能,不可简化流程。水循环系统需测试过滤效果(浊度≤0.5NTU)与循环效率(2-3 小时完成一次全池循环);排水系统需模拟满水工况,检查溢水回收速度与排污能力,确保无积水;水下照明需调试灯光角度与亮度,避免强光直射玻璃产生眩光,同时检查防水性能(IP68 等级需满足水下 1.5m 浸泡无故障)。若调试不充分,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甚至引发设备损坏。

四、安全与验收:杜绝 “流程缺失” 与 “标准降低”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与验收环节,需严格遵循规范,避免安全事故与品质不达标。现场需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玻璃吊装区域拉设警示带、高空作业搭设脚手架(配备防坠器)、临时用电安装漏电保护器;施工人员需佩戴专用防护装备(如防滑鞋、安全帽、防护手套),特种作业(如焊接、吊装)需持证上岗。
验收需按 “分项验收 + 整体验收” 流程进行,不可降低标准。分项验收包括玻璃安装精度、框架强度、防水性能等(如防水需进行 48 小时满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整体验收需验证泳池的结构稳定性(如施加 1.2 倍设计荷载,无变形)、通透美学效果(玻璃无明显反射、胶缝平整)及系统运行状态,所有验收需留存记录与检测报告,确保有据可查。若验收流于形式,会导致隐性问题遗留,后期整改成本极高。
总之,无边透明玻璃泳池施工需以 “精细化、严管控” 为原则,从前期准备到验收全流程规避偏差与缺陷,才能确保泳池既满足结构安全与功能需求,又完美呈现 “水天一体” 的通透美学效果。
相关阅读:《酒店无边透明玻璃游泳池设计施工方案》 《伊贝莎游泳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更多游泳设备采购指南请点击访问:www.sh-ybs.com/采购指南